5狀態可能正處於「職業倦怠」|避免「過勞」3技巧

「職業倦怠」是由於過度的工作壓力和繁重的任務導致的一種情緒與身體的疲勞狀態,這影響到工作熱情和生活質量。解決方案包括自我調整、工作調整和尋求支持,通過有效的方法來預防和減輕這種狀況,提升工作滿意度。

職業倦怠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圖片源自:unsplash

職業倦怠」已成為一個普遍且嚴重的問題。無論你是新入職場的新人,還是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持續的工作壓力和繁重的任務都可能讓你感到疲憊不堪、動力不足。然而,工作不應該只是義務和負擔,它也應該是我們成長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有效應對職業倦怠,並通過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重新找回工作的激情和活力。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重拾熱情的旅程,找回那份對工作的熱愛。

三個解決方案:

  • 方案一:自我調整
  • 方案二:工作調整
  • 方案三:尋求支持

職業倦怠的定義

先來了解一下倦怠的定義,倦怠主觀上是一種情緒、精神和身體的疲勞狀態,以至於對生活、工作及活動失去動力。

佛洛伊頓伯格於70年代所提出倦怠的三個組成要素:

  • 喪失自我感
  • 成就感下降
  • 情緒耗竭

倦怠簡單來說就是長期的壓力和過度工作導致的身心疲憊。這種狀態讓人感到筋疲力盡、工作效率低下,並且對工作失去興趣和熱情。倦怠不僅影響工作表現,還會對整體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常見的職業倦怠型態:

疲勞型倦怠

是一種身體上的過勞,影響健康和工作效率。

意義型倦怠

由於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減退,影響創造力和工作滿意度。

關係型倦怠

職場人際關係緊張,導致心理壓力和工作表現下降。

成就型倦怠

缺乏工作成就感和認同感,影響工作滿意度和自我價值。

自我認同倦怠

因個人價值觀與工作環境不一致,造成心理壓力和自信下降。

常見職業倦怠的原因:

工作負荷過重

  • 原因:持續的高壓工作,超負荷的工作量,以及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
  • 影響:導致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使員工感到筋疲力盡。

缺乏工作自主權

  • 原因:員工在工作中缺乏決策權和自主權,感到被過度控制和限制。
  • 影響:降低工作滿意度,增加無力感和挫折感。

工作缺乏意義

  • 原因:工作內容單調乏味,缺乏挑戰性和成就感,與個人價值觀不符。
  • 影響:使員工失去工作熱情和動力,感到工作無意義。

職場人際關係緊張

  • 原因:與同事或上級的關係不和諧,缺乏有效的溝通和支持。
  • 影響:增加心理壓力,導致工作中的緊張和焦慮。

缺乏職業發展機會

  • 原因:缺乏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
  • 影響:使員工感到職業前景黯淡,缺乏長期動力和目標。

工作與生活失衡

  • 原因:工作佔據過多時間,導致家庭和個人生活受影響。
  • 影響:引發家庭矛盾和個人壓力,進一步加劇倦怠感。

管理不善

  • 原因:上級管理方式粗暴或缺乏支持,工作環境不友好。
  • 影響:使員工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視,增加工作中的挫敗感。

缺乏認可和獎勵

  • 原因:員工的努力和成就得不到適當的認可和獎勵。
  • 影響:降低工作動力,導致員工感到被忽視和不公平。

綜合來看,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工作環境、個人價值觀、人際關係和管理方式等多種因素。理解這些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改善,可以有效預防和減輕職業倦怠,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整體效能。

解決方案一:自我調整

設定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 方法:下班後關閉工作郵件通知
  • 例子:阿勇每晚7點關掉公司的電郵,開始陪家人吃飯,看電影,這樣能幫助他從工作中抽離。

有效管理時間

  • 方法:使用待辦事項清單
  • 例子:菲比每天早上制定當天的任務清單,優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這樣她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不必加班。

學會說“不”

  • 方法:拒絕不合理的加班要求
  • 例子:諾拉的上司要求她週末加班,她學會禮貌地拒絕,保持自己的私人時間。

尋求支持

  • 方法:與朋友或同事聊聊壓力
  • 例子:小智感到壓力大時,會找朋友喝咖啡聊天,這樣能釋放壓力,得到支持。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方法:每天運動30分鐘
  • 例子:小潔每天晚上去跑步30分鐘,這不僅幫助她保持健康,還能放鬆心情,改善睡眠。

規劃休閒活動

  • 方法:每月安排一次小旅行
  • 例子:阿強和朋友們每月都會計劃一次短途旅行,這樣能讓他有時間放鬆和重新充電。

靈活工作安排

  • 方法:申請彈性工作時間
  • 例子:小美與上司協商後,每週五可以在家工作,這樣她能更好地安排時間,照顧家庭。

尋找工作中的意義

  • 方法:設定個人職業目標
  • 例子:阿明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熱愛的部分,設定了長期的職業目標,這樣他對工作充滿了熱情。

解決方案二:工作調整

重新評估工作量

  • 與上司溝通,合理分配工作任務,避免超負荷工作。

例子:小明每周與主管討論工作安排,避免同時承擔過多任務,確保工作負荷合理。

  • 調整工作節奏,適時休息,保證工作效率。

例子:瑞安每隔一小時休息5分鐘,喝杯水或走動,讓大腦放鬆,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工作環境

  • 優化工作空間,使其更舒適和高效。

例子:艾莉絲在辦公桌上加入一些綠色植物和舒緩音樂,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

  • 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例子:大衛每天都主動和同事交流,分享工作中的喜悅和挑戰,促進團隊合作和積極氛圍。

靈活工作安排

  • 考慮申請靈活工作時間或遠程工作,以平衡工作與生活。

例子:莎莉申請了每週一天的遠程工作,讓她可以更好地照顧家庭和工作。

  • 根據自身需求調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滿意度。

例子:艾倫利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鐘工作後休息5分鐘,保持高效並減輕倦怠感。

解決方案三:尋求支持

和上司或團隊交談

如果你的工作壓力太大或者工作內容讓你感到倦怠,可以約時間和上司坦率交流。舉例來說,你可以提到你需要更多的挑戰性任務或者尋求工作負荷的合理調整。

與同事分享感受

和信任的同事聊聊你的感受,問問他們是否也曾經有類似的困擾,他們的經驗和建議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尋求心理諮詢

如果職業倦怠影響了你的情緒和心理健康,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詢。例如,你可以找到一位專業心理諮詢師,討論如何處理工作帶來的壓力和情緒。

參加職場培訓或工作坊

參加一些與你工作相關的培訓課程或者工作坊,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這有助於提升你的自信心和工作動力。

定期休息和放鬆

不要忽視休息和放鬆的重要性。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並且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一些讓你放鬆的活動,例如散步、閱讀或者聽音樂。

(這邊插一些推薦的舒壓方式:電影、書籍、活動)

結論

  • 重申解決職業倦怠的重要性
  • 建議綜合運用各種解決方案以實現自我改善和職業滿意度

現在,我們對職業倦怠的樣子及產生原因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也討論了一些解決方案提供參考。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倦怠是無可避免的,他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且是一種「正常現象」,而且你沒辦法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沒辦法避免。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職業倦怠型態,他的處理方式會不盡相同。比如說,疲勞型倦怠是身體上的勞累就應該透過休息與安排活動解決;關係型倦怠是一種與上司、同儕、部署間的惡性互動導致,就要積極尋求工作上的協調或者團隊的溝通。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從上述的各種職業倦怠型態上,認知到自己可能正處於倦怠狀態,並且積極的找尋方法解決他,並且不斷學習怎麼與其共存之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

本文參考資料:

艾米莉·納戈斯基和阿米莉亞·納戈斯基:治療倦怠的方法(提示:這不是自我護理)| TED https://m.youtube.com/watch?v=PrJAX-iQ-O4
請支持勇伯-留言/分享/閱讀其他文章

我們非常希望聽到您的聲音!請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或經驗。您的回應對我們非常重要!

您覺得您曾經職業倦怠嗎?您在這方面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或挑戰?請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故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可能也會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探索更多來自 勇者逗2龍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