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米係指數投資?
看籌碼、畫技術線圖、看五檔掛單、買低賣短進短出才叫炒股票啊⋯⋯怎麼就沒聽過有人靠什麼指數投資賺錢的啊?指數投資是要怎麼賺錢?
相信大家初次接觸指數投資應該也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為身邊朋友很少人接觸這塊,不是存股族就是像剛剛所講的方式在操作股票。其實指數投資您一點不陌生,在台灣指數投資的代表作就是0050這位祖師級的ETF或者比較新的006208。
指數投資從零開始-理解指數投資的基礎知識

1.什麼是指數投資?
指數投資是一種投資方式,投資者透過購買指數基金或交易指數期貨等工具,來追蹤特定的市場指數表現。這讓投資者可以輕鬆參與整個市場或特定部分的投資,而不需挑選單一支股票,降低風險並享受市場整體收益。
想像放假跟男女朋友去百貨公司約會,不同的樓層有不同的商品服務,去了百貨公司就同時滿足了吃飯、娛樂、買衣服、看電影、甜點等等的需求,指數投資就像去百貨公司一樣,讓你不用跑來跑去就能在裡面輕鬆滿足多樣化的服務,簡單省時啊。
2.認識指數型基金
定義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投資工具,旨在追蹤特定市場指數的表現,如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等。
追蹤指數
指數型基金的表現會盡量與所追蹤的指數一致,因此當該指數上漲時,基金的淨資產值也會上漲,反之亦然。
低成本
指數型基金有低成本的特性,通常管理費用都相對較低。
多元化
投資於指數型基金有助於分散風險,藉由投資組合的多樣性,可以降低單一特定的產業或地區的個別風險,避開非系統性風險。
適合長期投入
由於指數投資具有穩定成長的趨勢,只有投資的時間夠長,經過30年
流動性
指數型基金通常可以在交易所進行買賣,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流動性,投資者可以隨時進出。
透明度
由於追蹤指數的關係,基金的投資組合及持有資產都相對透明,投資者能夠清楚知道基金的運作情況。
指數投資從零開始-掌握投資基本原則

1.長期投資 vs. 短期投機
特點 | 長期投資 | 短期投機 |
---|---|---|
投資目的 | 穩健增長和長期財務目標 | 追求快速獲利和市場波動的投機機會 |
持有期限 | 多年至數十年 | 幾天至數週甚至幾個月 |
風險承受 | 耐心面對市場波動,更關注長期趨勢 | 擅長應對市場瞬息萬變的快速變化 |
投資工具 | 股票、債券、指數型基金等 | 股票、期貨、選擇權等 |
操作頻率 | 低頻率,通常不需經常交易 | 高頻率,可能需要經常進行交易 |
資訊需求 | 較少,更著重基本面和長期趨勢 | 多,需要及時掌握市場消息和技術分析 |
報酬預期 | 較穩定但較低 | 不穩定但可能較高 |
稅務影響 | 長期持有通常享有較低的資本利得稅率 | 短期交易可能會面臨較高的資本利得稅率 |
心理層面 | 以冷靜和耐心應對市場波動 | 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緒波動影響 |
風格 | 穩健、保守 | 激進、冒險 |
成本 | 低成本,少交易費用和管理費用 | 高成本,需支付較多交易費用和手續費 |
時間成本 | 較低,不需花費大量時間監控市場 | 較高,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和監控市場 |
長期績效表現 | 長期穩健增長,有潛力獲得較高報酬 | 短期波動較大,投資結果不確定性較高 |
長期投資的成本較低,不需花費大量時間監控市場,並且長期績效表現穩健增長,有潛力獲得較高報酬;而短期投機則成本較高,需要支付較多交易費用和手續費,並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和監控市場,投資結果不確定性較高。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和時間規劃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長期投資就像等候自己的長髮逐漸變長,穩健而不緊張;而短期投機則像等候快餐的到來,追求刺激和快感。
2.風險和報酬的關係
“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 – 法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風險與報酬永遠是相生相惜的,各種宣稱高報酬的金融商品,背後絕對是隱藏著高風險,如果有人跟你說高報酬零風險,你要做的,就是悄悄的轉頭逃跑。
想像你在玩一個投資遊戲,遊戲中有一個投資選項是風險低但報酬也不多,另一個是風險高但報酬也可能更高。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關係:通常來說,風險高的投資,也就是可能讓你失去一部分錢的投資,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報酬。就好比玩遊戲一樣,如果你選擇了比較困難的難度,通常會有更高的分數獎勵,但也會有更高的失敗風險。反之,如果你選擇了比較簡單的難度,可能分數不會那麼高,但失敗的風險也相對較低。這就是風險和報酬之間的關係,高風險通常伴隨著高報酬,而低風險則通常伴隨著較低的報酬。
指數投資從零開始-該如何選擇投資哪一個指數?

一般來說開始接觸指數投資應該要先以全球市場的目標來配置,比如說VT或者VTI配VXUS。簡單就好,然後依照全球市值的變化來做調配,也就是再平衡。除非有自身特別的需求再自行加入配置,像是很多人會配置一些REITs的標的,因為他很多時候都跟股票存有負相關,所以很適合與股票同時配置。選擇哪個指數基本上沒有正確答案,因為除非我們坐時光機到未來去看才知道哪一個指數的表現最佳,否則比較中庸的方式就是涵蓋整個全球市場即可。但其實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選擇:
1.確定投資週期和風險承受能力
週期長短
首先,明確您的投資目標是長期還是短期、是增值還是收入增長。
風險承受度
再來要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是如何?在股災降臨時面對未損益虧損的耐受程度是多少?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常常會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剛接觸投資的新手,可能沒有經歷過股災,或者耳根子輕,黑天鵝事件發生新聞不斷報導股票市場已死,經濟危機等等情緒性使人恐慌的新聞,就急著砍掉股票的人,會比起一開始就有考慮過自身承受能力選擇較適合自己的指數的人來得可惜阿…
2.研究不同指數的特性和表現
以地區區分
例如:美國市場-S&P500指數、歐洲市場-EURO STOXX 50指數、FTSE100指數、亞洲市場-中國上海指數、台灣加權指數等等。
以規模區分
大型股票指數:
S&P 100指數:美國大型企業的指數,覆蓋1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MSCI Europe Large Cap指數:歐洲大型企業的指數。
穩定性:大型股票通常來自已經穩定成熟的企業,因此大型股票指數的波動性相對較低,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較高的流動性:大型股票在市場上的交易量大,因此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便於買賣。
較低的增長潛力:由於大型企業成熟穩健,增長潛力相對較低,但也較穩定。
具有行業龍頭:大型股票指數通常包含行業龍頭公司,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力
中型股票指數:
S&P MidCap 400指數:美國中型企業的指數,覆蓋400家中型公司、MSCI Europe Mid Cap指數:歐洲中型企業的指數。
增長潛力:中型企業通常處於成長階段,因此中型股票指數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但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波動性:中型股票指數的波動性通常高於大型股票指數,投資者需注意風險控制。
市場潛力:中型股票指數涵蓋了市值介於大型和小型企業之間的企業,反映了一定市場規模的機會和挑戰。
小型股票指數:
Russell 2000指數:美國小型企業的指數,覆蓋2000家小型公司、MSCI Europe Small Cap指數:歐洲小型企業的指數。
高增長潛力:小型企業通常成長性強,因此小型股票指數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但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高波動性:小型股票指數的波動性通常最高,市場變化對其影響較大,投資者需謹慎處理風險。
市場機會:小型股票指數涵蓋了市值較小的企業,可能存在被低估的機會,但也可能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指數投資從零開始-了解投資的成本和稅務

這邊列舉VT,VTI,VXUS,AVUV,AVDV的成本說明,順便加入一些歷年的漲跌幅狀況加入一起參考。
這裡是一個表格,包含了VT、VTI、VXUS、AVUV和AVDV這五個指數基金的一些關鍵資訊,讓我們來進行分析:
指數基金 | 商品發行公司 | 追蹤市場 | 追蹤誤差 | 標準差 | 歷年最大跌幅 | 手續費用 | 發行時間 |
---|---|---|---|---|---|---|---|
VT | Vanguard | 全球市場 | 0.04% | 14.29% | -33.92% | 0.08% | 2008年 |
VTI | Vanguard | 美國市場 | 0.03% | 15.17% | -50.97% | 0.03% | 2001年 |
VXUS | Vanguard | 國際市場 | 0.09% | 14.84% | -48.65% | 0.08% | 2011年 |
AVUV | Avantis | 美國市場 | 0.12% | 20.46% | -60.10% | 0.25% | 2019年 |
AVDV | Avantis | 國際市場 | 0.18% | 15.93% | -40.43% | 0.36% | 2019年 |
- 商品發行公司:Vanguard和Avantis都是知名的指數基金發行公司,都有良好的信譽和豐富的投資產品線。
- 追蹤市場:這些指數基金追蹤的市場包括全球市場、美國市場和國際市場,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選擇適合的市場。
- 追蹤誤差:追蹤誤差表示指數基金追蹤指數的準確度,越低表示越接近原始指數。從表中可以看出,VT、VTI和VXUS的追蹤誤差相對較低。
- 標準差:標準差代表了指數基金的波動性,越高表示波動性越大。從表中可以看出,AVUV的標準差最高,VT的標準差最低。
- 歷年最大跌幅:歷年最大跌幅是指該基金在過去歷史中的最大跌幅,越低表示風險越小。從表中可以看出,VT的歷年最大跌幅最低。
- 手續費用:手續費用是指投資者需要支付的管理費用,越低表示成本越低。從表中可以看出,VTI的手續費用最低。
- 發行多久:這表示了指數基金發行的時間,越久表示基金的歷史數據越長。從表中可以看出,VT和VTI已經發行了較長的時間,有較豐富的歷史數據。
綜合以上分析,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和成本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指數基金。例如,如果您想要全球多元化投資且成本較低,可以考慮VT;如果您更關注美國市場且追求較低的標準差,可以考慮VTI。每個指數基金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選擇時應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適當的考慮。
指數投資從零開始-建立投資組合

終於來到最後一關卡,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以下有幾種常見的配置方式供參考:
固定股債比:
永遠固定股票及債券比例,例如股票70%債券30%、股票50%債券50%。
依照年齡來決定股債比:
隨著年齡調整股債比例,常見的是以110-現在年齡=股票比例。
依照市值配置:
決定了要配置多少債券後,就要來處理該怎麼配置股票部位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依照市值權重進行配置。比如說現在美國市值45%,那我們就配置45%VTI,55%VXUS這樣。定期追蹤與再平衡

定期追蹤調整
一旦決定完投資組合買入之後,就是要跟自己約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這將會是一段漫長漫長漫長的旅程,不過還是別忘了要定期檢視投資組合,萬一不如預期了?萬一股市的報酬順序風險對我們不利,或者是儲蓄率不夠,還是家庭發生重大事故該做出一些調整的,都會對我們的財務規劃影響甚遠,甚至延後好幾年退休。
再平衡
當你投資組合中的某些資產表現出色,而其他資產表現較差時,投資組合的比例就會發生變化。再平衡就是調整這些比例,使其重新回到原始的目標比例。舉例來說,如果您的投資組合原本是50%股票和50%債券,但股票的表現優於債券,使得股票佔比增加到60%,債券佔比減少到40%,您可能會進行再平衡,將股票賣出一部分,用來買入債券,使得比例重新恢復到50%股票和50%債券。
再平衡的目的是控制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回報,避免過度集中於某些資產,並確保整個投資組合能夠符合您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透過定期的再平衡,您可以維持投資組合的均衡和穩健性,以應對市場波動和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變化。
想像一下,您有一個美味的披薩,上面擺滿了各種配料,比如蘑菇、青椒、番茄等。這個披薩就像您的投資組合,而每種配料則代表著您投資的不同資產,比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等。
現在,您吃了一半的披薩,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配料是蘑菇,而青椒則不太喜歡。這時候,您會想要調整披薩的配料,讓它更符合您的口味,對吧?
結論

總結來說指數投資具備了三大優勢,簡單、低成本、可行性,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心力去研究股票選股擇時,只是要buy and hold!!!待在市場不要動~就可以輕鬆打敗大部分的投資者。成本低也是一大優勢,長期下來可謂少承受一次股災呀!最重要的是,對於未來這個投資組合會如何成長,有很高的機率會達成財務目標的,另外也可以利用「蒙地卡羅」來計算自己的財務規劃可性度,讓我們未來的道路上可以更安心,更有心力去發展本業+副業=提升儲蓄率來加速⏩這整個善的循環,在我踏進這個領域後,我覺得心理層面也是有正向的發展,真心覺得相見恨晚。
請支持勇伯-留言/分享/閱讀其他文章
我們非常希望聽到您的聲音!請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篇文章的看法或經驗。您的回應對我們非常重要!
您覺得指數投資好嗎?您在這方面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或挑戰?請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故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可能也會對以下內容感興趣: